发布时间:1970-01-01 08:00:00
发布者:竞技宝平台官方
早在2020年,我国便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,旨在不进行大规模拆迁的前提下,对城区内年久失修的居住空间进行修缮与升级。其中,为老旧房屋增设电梯的议题,无疑是争议的焦点。低层住户普遍对此表示强烈反对,认为此举与自身利益相悖,而高层居民,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,则坚定地支持加装电梯,以求改善出行便利性。
究其原因,低层住户的顾虑大多数表现在三个方面。首先,对于居住在低楼层的居民而言,日常出行本就轻松便捷,并不依赖电梯。他们担忧,一旦加装电梯,即便自己不使用,也可能被要求分摊高昂的安装费用,从而承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,感到吃亏。
其次,电梯的增设,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会遮挡低层住户的窗户,影响室内的采光与通风。即便是在白昼时分,室内也可能显得昏暗,甚至地面潮湿,整体居住环境因此受到负面影响。
再者,低层住户还担心,电梯的加装将削弱他们原本拥有的出行便利优势。过去,低层住宅因其便利性而在二手房市场上备受青睐,一旦这一优势消失,房屋的出售难度可能会随之增加。
就在老旧小区大规模推进电梯加装工作遭遇瓶颈之际,2025年初,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对此议题给出了明确的指示:“能装尽装”是当前对既有住宅进行升级改造的基础要求。据预测,在今年内,全国将有五万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,预计新增电梯约3.6万台。
与此同时,各地也纷纷调整了针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“一票否决”制度。如今,只要楼内大部分业主同意安装电梯,项目便可启动,无需全员一致通过。这一政策的调整,预示着从今年5月起,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进程将得到非常明显提速。
然而,一个关键的问题随之而来:2025年计划为全国五万个老旧小区加装3.6万部电梯,其巨额的安装费用将如何落实?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,目前主要有两大解决方案。
第一种模式,是“财政补贴与楼内居民分摊相结合”。即由政府财政承担一部分补贴,剩余费用则由楼内居民按照特殊的比例共同分摊。例如,若一部电梯的总成本为40万元,政府可提供40%的补贴,即16万元,那么剩下的60%,也就是24万元,则由楼内居民承担。
在这种模式下,楼层越高,住户分摊的费用通常也越多。以居住在5至6层的居民为例,每户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承担3至5万元的电梯安装费用。为了缓解业主的经济压力,部分地区已允许居民动用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资金来支付这笔费用。
第二种模式,是“共享电梯模式”。此方案由电梯制造企业与政府一同承担电梯的安装成本,居民无需预先支付安装费用。然而,在电梯安装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,居民每次乘坐电梯都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,且楼层越高,乘梯费用也相应越高。当然,对于有频繁乘梯需求的居民,可优先考虑办理月卡或年卡,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,从而更经济便捷地出行。
值得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老旧小区都具备安装电梯的条件。根据权威机构的鉴定,如果老房子的整体的结构已然浮现严重损坏,被认定为危房,那么这类房屋的第一个任务是进行拆迁重建,而非考虑加装电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